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272558.jpg)
距離筆者上一款功放的完成已有大半年的時間了,在這期間,采用TA2024的那款功放性能一直十分穩(wěn)定,唯一的不足就是輸出功率偏小,特別在搬到室外使用時,要推動一對60W的無源音箱就顯得力不從心。而且筆者一直沒能給它找到合適的外殼,裸板工作著,讓人很沒有安全感。于是,我開始琢磨制作一款功率更大的D類功放,并且為它配了一個漂亮的外殼。
想來想去,沒能找到什么合適的方案,筆者之前所知的D類功放大多為平板電視機設(shè)計,功率在一二十瓦,制作我需要的功放,輸出功率不會有大的提升,當(dāng)然也有類似TAS5630這種號稱輸出功率能達到600W的,但無論是元器件還是電源的價格,都遠遠超過了筆者的支付能力。正在猶豫不決之時,偶然看到了《無線電》2010年第3期的套件制作文章——MINI USB AMP,套件中將雙通道D類功放TPA3121用于橋推形式,大大提高了輸出功率。沒等細讀完文章,筆者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設(shè)計電路了,筆者手頭正好有幾片TPA3123和TPA3124,朋友送的TI樣片。
電路簡介
TPA3123/4是TI公司推出的雙通道D類音頻功率放大器,其中,TPA3123電源范圍比TPA3124略寬,每聲道輸出功率比TPA3124大,而外圍電路完全一樣。用于雙通道放大時,TPA3123每聲道最大輸出25W(TPA3124為15W),需要加大容量的隔直電容。而用作BTL形式輸出時,理論上輸出功率能達到雙通道輸出的4倍。如果忽略MOS管壓降,當(dāng)電源電壓19V(筆記本電腦電源)時,可以估算得在6Ω負載上獲得的功率能夠達到30W,24V的電源電壓下將近50W,顯然,這個輸出功率是讓人滿意的。
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2846523.jpg)
圖1 TPA3123/TPA3124橋推輸出原理圖
圖1給出的是TPA3123用作橋推輸出的原理圖,外圍電路十分簡潔。圖中將17、18引腳上拉到高電平,每通道電壓增益為36dB,約63V/V,則BTL形式輸出時電壓增益約為126V/V。需要注意的是,TPA3123的輸入阻抗隨增益設(shè)定的改變有很大變化,所以耦合電容容量需要根據(jù)實際情況進行選取。按圖中設(shè)定的增益,輸入阻抗約9kΩ,選取1μF的耦合電容,可得下限頻率約18Hz。
圖中的J1為開關(guān),通過控制TPA3123的SHDN引腳實現(xiàn)開關(guān)機操作。再看看輸出級LC濾波電路,單從電容、電感的參數(shù)就能看出,TI公司的D類功放低通濾波上限頻率比TA202X系列的要低,這可能是造就TI公司D類功放高效率的重要原因。從數(shù)據(jù)手冊上可以查知,TPA3123在輸出功率較大時,效率高于90%。
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3226301.jpg)
圖2 運放組成的單端轉(zhuǎn)差分電路
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3307699.jpg)
圖3 電源電路
說了這么多,差點忘了電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那就是輸入端的單端轉(zhuǎn)差分電路。由于BTL形式的放大器的兩個輸入端輸入的是互為反相的信號,而一般的音頻信號為單端共地信號,因此需要一個電路實現(xiàn)單端轉(zhuǎn)差分功能。最簡單的實現(xiàn)方法是使用一個雙運放,其中一個作為同相比例運放,一個作為反相比例運放,并使其放大倍數(shù)分別為1和-1即可。但是這種方法使用的電阻阻值不一致,很難保證輸出信號的良好對稱。筆者借用了《無線電》2010年第3期那篇文章中介紹的方法,一個運放用作跟隨,另一個用作反相放大,電路如圖2所示。由于使用的電阻阻值一致,比較容易做到輸出信號的良好對稱性。
最后需要提一下電源電路。筆者個人認為,給工作在小信號處理狀態(tài)的運放加上線性穩(wěn)壓電路是很有必要的,所以這里選用高性能的低壓、單電源運放OPA2353,并使用7805穩(wěn)壓為其供電。電源電路如圖3所示,由于TPA3123的工作電壓高(可以高達30V),串接一個電阻降壓很有必要。
元器件選擇
每一次的制作中,元器件的選擇這一項是至關(guān)重要的,因為合適的元器件不僅是電路安全穩(wěn)定工作的前提,在音頻電路中,更會直接影響聽感。
在以往的制作中,出于價格的考慮,筆者往往本著實用的原則選用器件,而這回摒棄了這一原則,也小小地“發(fā)燒了”一把。
首先是級間耦合電容,首次使用了好評如潮的紅色WIMA,而輸入耦合電容、+5V電源退耦電容全部使用貼片鉭電解電容。值得一提的是,單端轉(zhuǎn)差分電路中用到運放,來自TI的高性能低電壓滿幅運放OPA2353,2.7~5.5V的單電源電壓,低至0.0006%的THD+N以及高達22V/μs的壓擺率,在單電源運放中絕對是首屈一指的。最后說句實話,盡管在這些器件上“發(fā)燒”了一把,但究竟性能有多大提升,或者說帶來的提升是否感覺得到,筆者是不得而知的。
接下來是濾波電感,成品的電感在這種大電流情況下不太可能符合要求了,所以只好自己繞制。筆者選用了鐵硅鋁材料的磁環(huán),商家介紹這種磁環(huán)頻率高、不易飽和。買回去不同尺寸的磁環(huán),最后通過邊繞邊測的方式,確定了如下的制作方法:鐵硅鋁磁環(huán)外徑13mm、內(nèi)徑7mm,銅線直徑0.8mm,匝數(shù)為18匝,實測電感為21μH左右。
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濾波和退耦電容的選取。因為電源電壓較高,一定要注意電容的耐壓。筆者打算使用筆記本電腦電源(19V),主濾波電容選用470μF/25V的鋁電解電容。當(dāng)然,如果PCB空間允許,容量可以選得更大一些。另外要注意AVVC端的退耦電容C9,如果使用貼片的鉭電解電容,耐壓很難做到很高,因此,在這里用1210封裝的10μF瓷片電容代替。電路中其他元器件的選用可以參看實物圖。
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362428.jpg)
圖4 PCB布線圖
PCB的設(shè)計
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無疑是音頻類電路制作中最具技術(shù)含量的。低速數(shù)字系統(tǒng)的PCB設(shè)計大概只要連通了就能正常工作,而音頻功率放大器的PCB上,也許僅僅由于一條走線的變化就可能引入噪聲。筆者看過許多經(jīng)驗豐富的發(fā)燒友談?wù)揚CB的設(shè)計問題,覺得涉及的很多方面的知識是沒法用理論很清晰地表達出來的,唯有多次的實踐,才能逐步掌握其中的技巧。圖4給出的是筆者設(shè)計的PCB圖,每一條連線都是通過反復(fù)考慮才確定下來的,完成這塊PCB的布局布線,花了我整整一天的功夫。
這個電路的PCB將信號線盡可能地放到頂層,用來保證底層地平面的完整,而頂層沒有采用大面積敷銅接地的方式,而是將大小信號地分開,分別接到電源地。為了TPA3123的散熱良好,需要在頂層和底層盡可能地留出大面積銅箔,并在芯片底下放置導(dǎo)熱通孔?紤]到溫度升高對運放電路的影響,在底層的兩級電路之間用電源線將地平面隔開,用作熱隔離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運放級的輸入信號是很微弱的,由R10、R11分壓產(chǎn)生的Vref是運放的參考地,所以應(yīng)采用單點連接的方式將信號線接到Vref端。
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3804848.jpg) 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3831349.jpg)
圖5 PCB實物圖
圖5給出了加工好的PCB實物圖片,由于外殼的尺寸限制,省去了音量電位器。
焊接與試聽
原則上,電路是要先焊接好一個聲道,測試了沒問題才繼續(xù)焊接的,但是筆者忍不住內(nèi)心的激動,一次性焊完了所有的元器件(相信大多數(shù)愛好者經(jīng)常也有這種沖動),焊接完成的PCB如圖6所示。
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400212.jpg)
圖6 焊接好的PCB實物
焊接完成后,檢查一下電源有無短路、電解電容極性是否裝反,確認無誤后就可以通電了。通上電源后,看看是否有芯片過熱等現(xiàn)象,如果沒有,再用萬用表測一下輸出端的直流電壓是否為零,如果是,就可以接上揚聲器。圖7給出了測試的現(xiàn)場實拍。
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411553.jpg)
圖7 測試現(xiàn)場實拍
接上揚聲器后,沒有任何反應(yīng),筆者以為是開關(guān)沒有打開,于是用短路帽將SHDN引腳拉至高電平,結(jié)果還是沒有反應(yīng)。正當(dāng)筆者繼續(xù)檢查是否存在故障時,不小心碰到了輸入端,揚聲器里立即傳出了刺耳的噪聲。筆者欣喜若狂,將耳朵貼到揚聲器上,確實完全聽不到噪聲,就像沒有工作一樣。由此看來,PCB上下的功夫沒有白費,這款功放在底噪的抑制上做得相當(dāng)不錯了。
接著,將MP3音量調(diào)小,輸入MP3音樂信號,揚聲器里傳出干凈、清晰的聲音,逐漸調(diào)大輸出音量,音量等級大概在25(總音量 分32級)的時候,聲音已開始變得混濁,音箱明顯快扛不住了。而此時的輸出功率,足以用于家庭影院(筆者在6樓的陽臺上試聽,能引來1樓方圓20m內(nèi)鄰居的關(guān)注)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功放部分的電壓增益超過120V/V,加上單端轉(zhuǎn)差分電路2V/V的增益,整機增益高達240V/V,所以輸入音頻信號電平值一定要足夠低,否則很可能瞬間輸出過大而損壞揚聲器。
接下來,將音源改為電腦的內(nèi)置聲卡輸出,將音頻線插入電腦耳機插孔,揚聲器里傳出明顯的噪聲,只有當(dāng)音量調(diào)大時方能將噪聲掩蓋。換上筆者以前用PCM2912制作的聲卡,則完全聽不到噪聲。這一區(qū)別在平時使用普通耳機時聽不出來,使用普通的小功率有源音箱也聽不出來,而換成高增益的大功率功放,則將噪聲放大到很明顯的水平了
長時間的試聽后筆者發(fā)現(xiàn),在大功率工作時,TPA3123的發(fā)熱還是比較大的,測試當(dāng)天氣溫在33℃左右,中間由于芯片過熱保護,出現(xiàn)了一次自動停機現(xiàn)象。為了功放的長期穩(wěn)定工作,筆者在芯片底下的PCB上焊接了一塊銅片充當(dāng)散熱器,如圖8所示。
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4240514.jpg) 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4443697.jpg)
圖8 增加的銅片散熱器 圖9 加工好的外殼
組 裝
加工好的外殼如圖9所示。外殼為鋁合金材料,尺寸為100mm×70mm×25mm,背板上裝輸出接線端子,面板上只有輸入端子、開關(guān)、電源接口以及工作指示燈。PCB的尺寸是嚴格按照外殼尺寸設(shè)計(70mm×76mm),寬度上正好插入外殼內(nèi)部的槽中,長度上空出的一截裁剪一塊洞洞板來填充。
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4613697.jpg)
圖10 準備裝入外殼的PCB
![](http://www.hobbypress.c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011/20101117024732381.jpg)
圖11 組裝完成的功放外觀
圖10中紅色的小開關(guān)是筆者費了不少時間才找到的,產(chǎn)自中國臺灣,質(zhì)量非常不錯。最后就是將PCB插入外殼,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,盡量使銅片散熱器保持平整,并調(diào)整其高度,使其能夠緊貼在外殼上,以利于散熱。由于散熱器和輸入端子的外殼都是接地的,在這里不需要考慮絕緣的問題。圖11為組裝完成的功放,如此纖小的體積,很難想象它能迸發(fā)出驚人的強勁功率,同等輸出功率的AB類功放,大概僅散熱器就有五六個這么大吧。
結(jié)語
寫下這篇文章的心情是異常興奮的,迫不及待地想與讀者分享成功的喜悅。做了不少的音頻功放,這次稱得上是像模像樣的,盡管沒有作類似上一次的波形測試,但是它令人滿意的聽感、極低底噪以及強勁的輸出功率,讓筆者感受了極大的制作樂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