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線聯(lián)網對于我們今天的生活和商業(yè)必不可少,F在全球70億人口中有60億手機帳號。ABI Research預計全球手機用戶將在2011年達到60億。
僅美國地區(qū),手機賬號就超過當地的人口數量——3.12億。其中有超過一億部智能手機。而且這些數字還在攀升。根據OVUM的研究,2010年全球手機銷量總計14.9億部,2016年這個數字將增長至17.7億。
智能手機的興起
智能手機僅占全球手機市場的一小部分,但它們已經很快奪取3G、4G網絡覆蓋地區(qū)。中端功能型手機將逐步消亡、被智能手機所取代。不過總會有僅提供語音、信息功能的低端手機市場。
三星及其Android產品已經成為第一大智能手機提供商。蘋果帶著iPhone位列第二,諾基亞第三、HTC第四、RIM黑莓第五。不過隨著新機型的發(fā)布這排行每季度都在變。
ABI Research預計2016年智能手機將增長至2.45億部。In-Stat預計手機用戶總量將在2015年達到65億部,LTE手機出貨量將在2015年超過1.54億部。HIS預計2011年智能手機銷量將達到4.78億部,2015年增長至10.3億部。
3G擴建
3G網絡在全球的擴建將會與LTE和4G網絡的鋪設同期進行。Global Industry Analysts預計2017年3G用戶有望達到42.7億。但運營商擴建網絡的速度是否能趕上移動視頻近乎無盡的需求?
LTE網絡已經開始運行,但全面覆蓋還需數年時間。要知道全球大部分地區(qū)連最基本的3G網絡都還沒有。很多HSPA網絡的速率可以達到21-42Mbits/s,這是LTE的水平,讓很多人懷疑LTE是否還有必要。資產設備開支和頻譜限制將會繼續(xù)拖慢網絡升級速度。
流量、平板、回程網絡
拜智能手機和平板所賜,移動數據流量增長迅猛。視頻是導致運營商不得不加速提升網絡速度的主要原因。智能手機和平板都在快速淘汰腕表、鬧鐘、GPS個人導航儀、MP3播放器、電子閱讀器、攝像機、數碼相機等單一用途電子設備。
對運營商而言,回程(backhaul)網絡是提升數據速率的主要瓶頸。較老的T1線路已經被換成光纖和微波線路(見《頻譜與非回程無線增長》)。
小基站
未來屬于小基站。由于成本低、假設簡便,Metrocell基站、microcell基站、picocell基站都開始迅速流行起來。此外更小的基站也能比傳統(tǒng)宏基站更好地應付更快的用戶增長和速率提升。
家用Femtocell基站也能幫部分地區(qū)的網絡減輕負擔。LTE metro/micro/picaocell基站是LTE鋪設的未來。很多人認為小基站是1Gbit/s上限的LTE-Advanced網絡能否鋪設成功的關鍵。
德州儀器基礎設施業(yè)務部門的Tom Flanagan甚至提出一種被稱為C-RAN或云無線訪問網絡的基站架構。根據該架構,小基站只有無線和天線設備,通過光纖連接交換中心完成所有標準處理,包括之前由宏基站完成的處理。
集群基站功能帶來更小、更便宜、功耗更低的基站。德州儀器的KeyStone架構芯片就是為這類小基站而定制(見表)。
![電子系統(tǒng)設計](http://www.ed-china.com/ARTICLE_IMAGES/201112/20111220_RF_RFD_OT_06.JPG)
新IP技術
老的蜂窩語音技術正在向IP(互聯(lián)網協(xié)議)遷移。智能手機通過3G和4G LTE使用數據,但依然通過GSM和CDMA進行語音通話。最終語音也會通過LTE網絡。
標準尚未完全建立,也沒有就技術達成共識。運營商正在測試VoLTE(LTE語音)和電路交換回落(CSFB)。英國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相信自己的HelloSoft 4G VoIP軟件將幫助VoIP成為終極標準。
NFC上升
NFC近場通信技術終于臨近。NFC采用短距離、13.56MHz無線技術,主要用于金融支付和交通工具支付。NFC收發(fā)器嵌入手機之后將允許用戶直接用手機碰一下終端完成付款。
這類收發(fā)器誕生多年,但各公司引入系統(tǒng)、建立商用軟件和系統(tǒng)花了不少時間。有些手機已經集成NFC技術,但全面增長還需時日。手機預計會成為“電子錢包”,大量取代標準的信用卡。2012將是NFC之年。Pyramid Research預計2015年NFC智能手機保有量將達到2.5億部,占市場的28%。
物聯(lián)網
得益于M2M(機器對機器)將幾乎一切設備連上互聯(lián)網,物聯(lián)網已經起步。M2M大多采用蜂窩連接,用于遠程監(jiān)控或控制。此外M2M也在使用包括Wi-Fi在內的無線、有線技術。
更多家電以及其它設備也會在未來幾年連上網絡。Juniper Research預測企業(yè)級M2M連接將從2011年的8180萬增長至2015年的2.173億。盡管大部分移動運營商都有M2M業(yè)務,但新公司正在快速成長填補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。
RACO Wireless總裁John Horn表示:“M2M成功的關鍵是速度和靈活性。絕大部分運營商不理解這一點,因此我們能夠建議新的業(yè)務模式滿足市場需求”。
M2M對于新興運營商和現有運營商來說都有巨大的增長潛力。Pyramid Research預計M2M連接將從2010年的7200萬增長至2016年的2.82億。
在云端
云計算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無線技術。智能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在處理視頻、音樂和數據時會越來越依賴遠程數據庫和云服務。比如亞馬遜的Kindle Fire幾乎完全依靠云端文件、服務以及訪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