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述
分頻點
分頻點是分頻器分配給每個揚聲器單元所承擔的頻響范圍的標記,是根據(jù)揚聲器單元的音頻表現(xiàn)能力(單元振膜有效直徑?jīng)Q定的邊界頻率)而定的;例如高頻單元和中頻單元的分頻點通常是3000Hz~4000Hz,中頻單元和低頻單元的分頻點通常是400Hz左右,重低音單元的分頻點通常在150Hz甚至更低。
低音喇叭曲線高頻開始走下坡時,高音喇叭開始走上坡時,兩條線的頻率交叉點,就是分頻點。
分頻點要怎么看
1是高低音揚聲器的頻率特性,分頻點要選擇在兩者之間較為恰當?shù)牡胤,讓全頻帶平滑。2是高低音揚聲器對于不同頻率的音色表現(xiàn),有的單元適合,有的不適合。3是高音揚聲器的素質(zhì),特別是在分頻點較低的時候,對高音揚聲器的音色和功率承載能力要求很高。 1、 考慮中低單元指向性實用邊界頻率f=345/d(d=單元振膜有效直徑)。通常8”單元的邊界頻率為2k,6.5”單元的邊界頻率為2.7k,5”單元為3.4k,4”單元為4.3k。也就是說使用上述單元,其分頻點不能大于各單元所對應的實用邊界頻率。2 、從高音單元諧振頻率考慮,分頻點應大于三倍的諧振頻率。也就是說從高音單元的角度出發(fā),通常分頻點應大于2.5k。3 、考慮中低音單元高端響應Fh,通常分頻點不應大于1/2 Fh。 實際上,二分頻音箱上述條件很難得到同時滿足。這時設計者應在這三者中有一個比較好的折中選擇。但必須強調(diào)的是,第一個條件即實用邊界頻率應該優(yōu)先滿足。4 、三分頻的情況下,通常應將兩個分頻點隔得愈遠(應在三個倍頻程以上),組合后的系統(tǒng)響應會變得愈好。否則,將會出現(xiàn)復雜的干擾輻射現(xiàn)象。5、 低音與中音的分頻點應考慮人聲聲像定位的問題。應使人聲的重放盡可能由中音單元來承擔,以避免人聲的聲像定位音色發(fā)生過大的變化。這一點往往容易被設計者所忽視。通常這一分頻點應為200-300HZ
參考公式
一個分頻器設計的參考公式,在實際中,分頻器的各元件數(shù)值可能與這相比有相當大的不同,這是因為揚聲器的阻抗特性并不是線性的,而是隨著頻率的升高同樣也在上升。而且揚聲器的頻響特性也并不是完全平直的,在它的頻響特性曲線上有許許多多的微小峰谷,這些都給分頻器的實際設計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,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,分頻器的理論計算公式是建立在以理想電阻取代揚聲器的基礎上的。
二分頻器制作電路
按照下圖連接電路即可。
有源分頻電路(二分頻),分頻點在260Hz,上圖僅為一個聲道,另一聲道類同,運放IC可選擇1個4通道運放TL084(電壓:7V-36V),或者選擇兩個NE5532(10-30v),JRC4580(4-32V)
分頻就是用同一個時鐘信號通過一定的電路結構轉(zhuǎn)變成不同頻率的時鐘信號。
二分頻就是通過有分頻作用的電路結構,在時鐘每觸發(fā)2個周期時,電路輸出1個周期信號。
比如用一個脈沖時鐘觸發(fā)一個計數(shù)器,計數(shù)器每計2個數(shù)就清零一次并輸出1個脈沖,那么這個電路就實現(xiàn)了二分頻功能。
方法二
11端與3端為原時鐘輸入端
5端與9端為變換后的時鐘輸出端 2端與6端聯(lián)接,8端與12端聯(lián)接 7端接電源負極、14端接電源正極
分頻: 1,2,3,4,5,6為一組,8,9,10,11,12,13為一組 如果要得到二分頻,原時鐘需接3端或11端,5端或9端為變換后的時鐘輸出端
如果要得到四分頻,原時鐘需接3端并且5端接11端,9端為四分頻輸出端;或者是原時鐘接11端
|